一些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遭到人为干扰,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第四,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
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是统一衔接的,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把特别行政区治理好。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要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东方之珠浪漫依然,活力之都更胜往昔,一国两制伟大实践阔步向前,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脚步也更加坚定从容。
被誉为安民之基、治港之本的基本法进一步完善,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制度相继实施,香港告别动荡不安,重回正轨。一国两制的根和本,在一国。高楼林立、巨轮穿梭,处处涌动着活力希望,也昭示着一国两制在香江的生动实践和蓬勃生命力。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习近平主席出席签署仪式。
5年前,正是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签署。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此行香港,对大湾区建设,习近平主席饱含期待:在全国的几大区域建设中,这个地方是前景可观、不可限量、潜力无限的。
云收雨住,一缕阳光洒向海面。因为这里的国际化程度高,辐射力、吸引力巨大,同时和珠三角珠联璧合连在了一起。能来确实很高兴。这次看了之后心里有底了。
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港珠澳大桥,这座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烟波浩渺之上的壮观,靠的是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撑。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每年述职见面的时候,他都有同一句话,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问题,要记住,中央永远是特别行政区最坚强的后盾。
庆祝大会上,在习近平主席的监誓下,他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庆祝大会之后,习近平主席会见李家超时,亲切地对他说,无论一国两制实践还是香港发展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将全力支持你和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习近平主席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从全局高度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擘画蓝图: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
距我上次到香港来,已经过了5个春秋。评论纷至沓来:为香港的前途问题,提供了明确答案。
在莲花山公园,有香港记者问,习总书记,有没有话要对香港同胞讲?他坚定有力地回答:香港一定会繁荣昌盛的。播种的,还有浓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6月30日傍晚时分,习近平主席走进这里。习近平主席一席话简洁而坚定:过去一个时期,香港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站在习近平主席面前,他谈起科技创新的只争朝夕:我是分秒必争啊。此行沿途,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的横幅随处可见,已然深入人心。
世界级的大湾区雏形初见。这件事,他放在了心上。
风高浪急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以法治推动标本兼治,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最坚强的后盾,最温暖的祖国。
第五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首先走进会见厅。让人们不由想起25年前香港回归那个万千人挥舞旗帜的不眠夜。
在这里,香港的历史方位标注了一笔浓墨重彩的开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再次亲临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这样一个开端很好。科技创新,香港赢得未来的关键,也同国家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契合。
香港的法治水平在世界排名19位。庆祝大会结束后的会见中,李家超感谢习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的信任。
落实爱国者治港,摆在了今天香港治理的重要位置。5年前,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一锤定音:中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两点,一是坚定不移,不会变、不动摇。
我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关注、支持香港科技事业的发展。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
到了港澳视察,广东又成为一个高频词。本报记者 杜尚泽 王 尧 程 龙。故事里的家国情怀:最坚强的后盾,最温暖的祖国7月1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谈到了切实排解民生忧难的话题: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85岁的陈清泉院士,是位赫赫有名的电动车专家。
恰如习近平主席所说,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勃勃生机令世界为之赞叹。他重申了三个不会变,放在首位的就是,中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的方针不会变。
此次香港之行,习近平主席对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殷殷嘱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时间,记载着香港的命运转折。
时光回到2012年12月,首次离京考察,第一站深圳。中央知香港,懂香港,爱香港。